“世界春城花都”品牌显著提升
来源: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处 时间:2025-03-07 18:28
2024年,昆明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,推进一二三产融合,全市花卉产业亮点纷呈,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强劲的发展潜力,“世界春城花都”品牌显著提升。
产业规模持续领先
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,2024年全市花卉园艺总面积39.47万亩,同比增长1.52%;鲜切花产量116.03亿枝,同比增长8.51%;农业产值186.38亿元,同比增长5.8%;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40.33亿元,同比增长20.4%;批发零售销售额129.14亿元,同比增长31.27%;全产业链产值455.85亿元,同比增长16.56%。鲜切花产量约占全省的56%。嵩明县年产大花蕙兰350万盆,是全球最大的大花惠兰生产基地;晋宁区鲜切花种植面积5.47万亩,是全省最大的鲜切花产区;宜良县三角梅种植面积超3万亩,是全国最大的三角梅产销中心。
科技赋能成效显著
在昆各大科研机构与企业携手,成功培育出月季、香石竹、非洲菊等106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,彰显了花卉产业的创新活力。呈贡区紧抓花卉产业发展脉搏,以“科研+交易+展示”为发展定位,携手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,共同搭建花卉育种公共平台,构建科企深度融合的新型育种体系,为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与此同时,昆明安宁的“玫里传说”食用玫瑰种植星创天地荣获省科技厅的权威认定,进一步提升昆明花卉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在现代花卉种植领域,云天化花匠铺、林奇等企业率先采用智能管理系统,通过手机远程控制,实现了对大棚环境的精细调控,从日常大棚巡检到病虫害记录,全面管理尽在掌握之中,每亩产量高达12万至15万枝,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,还有效降低了成本,使得园区管理更加自动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,引领了花卉产业的新风尚。
产业政策支持有力
相继出台《昆明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《关于加快花卉电商融合业态发展的实施意见》以及《昆明市呈贡区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(试行)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,从延长花卉产业链条、补充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、强化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等多个维度出发,为花卉产业持续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产业格局不断优化
不断优化花卉产业布局,构建鲜切花、盆花、绿化苗木、花卉加工及配套服务协调发展的“大花卉”产业发展新格局。2024年,全市种植规模排名前三的类别是:鲜切花18.8万亩,占比近50%;绿化观赏苗木9.08万亩,占比约20%;盆花8.45万亩,占比约20%;初步形成了鲜切花、观赏苗木、盆花和其他花卉“5221”生产格局。合理引导和优化区域布局,形成以宜良县、晋宁区、嵩明县、安宁、石林等为核心的高品质花卉生产中心。2024年,宜良、晋宁、石林、嵩明、安宁、寻甸6个县(市)区花卉种植面积超2万亩,种植面积、鲜切花产量占全市比重超80%。
加工能力持续增长
推动花卉加工产业聚集发展,鼓励花商和花卉企业自主开展花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生产,支持嘉华、潘祥记等一批食用花卉加工重点企业,拓展食用花卉加工等领域,提升产品质量。2024年,全市永生花产值达35亿元,花卉食品加工产值超40亿元,形成了以鲜花饼、干花、永生花为主,饮品、酒类、精油、纯露为辅的产品矩阵。
市场地位继续巩固
持续巩固斗南花卉市场“亚洲第一,世界第二”的行业地位。2024年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量141.76亿枝,交易额115.74亿元,交易量、交易额连续25年蝉联全国第一,花卉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年新高。拍卖交易日益成熟,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平均每4秒就完成1单交易,其鲜切花交易指数成为全国鲜花交易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;电商交易模式不断创新,“花易宝”首创“先卖后采”的鲜花交易模式,减少中间环节,平台注册花农、合作社超过4000户。斗南花卉产业园日均交易鲜切花4000万枝,交易涵盖117个大类、16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。鲜花的畅销,离不开快捷的物流和保鲜技术的保驾护航,目前,花卉物流发展迅速,以货运车辆为主的冷链物流,从昆明到北京约52 - 56小时,到上海约48小时,全程低温的环境最大程度保障鲜花“颜值”。
品牌效应日益凸显
昆明作为中国的花卉之都,培育的斗南花卉、晋宁玫瑰、安宁八街食用玫瑰等区域品牌和“虹華園艺”“杨月季”“锦苑”、“英茂”等企业品牌行业影响力持续加大,品牌效应凸显。这些品牌在花卉种植、育种、销售等方面各有特色,共同推动了昆明花卉产业的繁荣发展。无论是追求高品质的花卉产品,还是寻找具有创新性的花卉种植技术,这些品牌都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选择。2024年,昆明市共32个花卉品牌入选云南省“绿色云品”品牌目录。全市新增花卉省级龙头企业7个,市级龙头企业12个。
产业链不断延伸
推动花卉与旅游、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。斗南花卉市场通过举办鲜花音乐节、鲜花夜市、新春花集等活动,营造多元素综合体验,成为热门旅游打卡点。2025年春节假期,斗南花市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,同比增长27%,旅游总花费0.7亿元,同比增长39%。成功举办昆明国际花卉展、花博会,“云花品牌”多次参与重大外事活动,为“云花品牌”的推广搭建了国际化的舞台。建成“南国山花”“名花谷”“三角梅文化主题公园”等一批花卉主题的旅游景点,为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2025年,昆明市将以稳定花卉面积38万亩、鲜切花产量110亿枝为生产目标任务,聚焦重点花卉产品、技术,努力延伸花卉产业链,积极培育花卉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,努力将昆明花卉产业打造成“走向世界,成为世界第一”的花卉地标产业。